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欧洲人眼中的李克强

2013年11月25日 21:09

央视网(记者王磊 报道)11月2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抵达罗马尼亚,出席在罗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对罗马尼亚进行正式访问。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主要经济决策者之一,李克强在内政和外交两方面的言行,一直受到欧洲各大媒体的关注。

内政:意志坚强的总理

2013年3月15日,李克强成为中国国务院总理,并于两天后出席了作为总理的首场记者会。欧洲媒体对此进行了大量报道。英国广播公司网站称,作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显示出亲民形象,且更有活力。李克强在北京大学上学期间,曾任北大学生会主席,毕业后在职获北大经济学博士。他的学历在中共高层领导人当中非常引人瞩目。

法新社指出,作为中国的主要经济决策者之一,李克强在帮助中国安然渡过全球金融危机一事上获得称赞。法新社认为,预计李克强将引导中国进行更均衡的发展,让“中产阶级”发挥更大的作用。报道还指出,目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步伐已经放缓,亟需对进出口投资进行再平衡。

路透社称,李克强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期间,多次提到推进城镇化。城镇化已被中央定调为中国扩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城镇化应该如何走的问题,有待李克强去解决。

在那次记者会上,李克强坦言,改革步入深水区是因为它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他进而表态:“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这需要勇气、智慧、韧性。”对此,德国《南德意志报》刊文指出,就任后,李克强必须开始“得罪人”——他希望能在金融领域推进市场化改革,但要带动中国因垄断国企和裙带关系而停滞的经济,他必须得罪甚至惹怒许多人。

“3月以来,李克强事实上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首席执行官。”德国《商报》网站5月26日在报道李克强德国之行时这样说。此前一天,德国《新德意志报》网站称,3月就任总理的李克强在柏林解释中国“第五代领导人”的计划,中国致力打造使政府管理和市场机制更有效啮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路透社对李克强的改革决心印象深刻。6月26日,路透社以《手术刀在手,中国李总理带来改革希望》为题报道称,尽管近来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股市大幅下跌,但中国政府和央行不愿过多地干预,这表明中国新的领导人希望为了长远利益,允许眼前经济上的痛苦。“欢迎来到李克强医生的手术室。”渣打银行的分析师说,“我们曾怀疑李总理是否会推动重大改革,但我们低估了他为了推行政策而冒更大经济下行压力风险的决心。”他们称赞这是李克强“严厉的爱”,预计他将进一步给庞大的国企瘦身,提高它们的效率。

在李克强的主持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近来明显好转,这一成绩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路透社日前发表评论说,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速的反弹得益于政府精准的“稳增长”政策支持,四季度经济基本面依旧向好,全年实现7.5%的增长目标“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外交:“魅力攻势”的高手

李克强在担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和总理期间,曾先后多次访问欧洲。欧洲媒体一贯高度关注这位中国经济的重要决策者与欧洲各国领导人的互动,因为正如《波罗的海时报》2012年5月2日所说,“中国意味着机遇”。

2012年5月3日,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访问欧盟总部,分别与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会谈。这被欧洲媒体形容为“两大贸易巨人的会晤”。法新社说,尽管欧盟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双方贸易额每天超过10亿欧元,但仍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从稀土争端,到欧盟碳排放税,再到欧洲公司抱怨缺乏进入中国市场途径等。不过,矛盾显然未能影响双方合作的愿望,尤其是多数欧洲国家对中国“魅力攻势”的欢迎。《北京要兑现对欧盟的支持》,法国《回声报》网站当日以此为题报道李克强对欧盟总部的访问。文章说,中国副总理会晤巴罗佐和范龙佩,这是他重申支持欧元区的机会,与此同时,他也借机在一些棘手问题上争取欧盟的让步。

今年5月下旬,李克强首次以总理身份出国访问,行程中包括欧洲的两个发达国家瑞士和德国。瑞士《新苏黎世报》注意到,李克强在苏黎世呼吁两国金融合作,瑞士央行行长对瑞士建立人民币结算平台持欢迎态度。报道认为,瑞士将成为中国金融开放和国际化的重要桥头堡。

德国媒体以全谱的暖色调报道李克强的来访,认为中国把德国视为中欧沟通的桥梁。德国《世界报》网站文章说,48小时的逗留,柏林是中国总理此访的最后一站,显示今天德国的重要性,以及中德相互的高度重视。德国《南德意志报》网站5月24日写道:“没人能说李克强没好好下一番功夫。这位中国新总理在抵达柏林前,就已发出一系列友好信号。他在《时代》上撰文表示,‘请为我们祝福,中德携手,大步向前!’” 文章随后说:“中国前总理温家宝2012年8月接待来访的默克尔时表示,希望‘两国关系在未来发展得更好’。李克强现在证明了,新一届政府也愿和德国保持特殊关系。用通俗点的话说,在经济以及地缘政治意义上愈发强大的中国对德国‘一见钟情’。”

欧洲媒体还对李克强促使欧中光伏谈判取得成功作出积极评价。德国之声网站的文章称,中欧双方光伏谈判的结果是公平公正的,谈判的成功使欧洲避免了一场昂贵的贸易战。在中欧双方光伏谈判的过程中,中国总理李克强与德国总理默克尔都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中欧光伏的分歧,都认为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永久性关税对中欧双方毫无益处。在欧盟委员会发布光伏案初裁结果前夕,李克强应约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通电话,李克强指出此案涉及中国重大核心经济利益,希望双方通过对话磋商解决贸易争端,而不是打贸易战。李克强的积极明确表态终于换来了中欧谈判的成功。英国《金融时报》刊发的评论员文章认为,李克强促使中欧双方谈判取得了成功,他救了欧盟的太阳能面板安装商一命。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则注意到李克强到访德国期间观看了欧洲足球冠军联赛决赛,将轻松的氛围镶入重要的访问,显示中国新领导人外交的远见、从容与自信。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0周年之际,今年11月20日至21日,李克强总理在北京与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出席第十六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共同制定了《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俄罗斯之声电台网站11月21日称,此次峰会之所以值得关注,不仅因为这为未来的合作定调,还因为对欧中10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行总结。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11月21日指出,欧洲和中国可能会在几年之后就自由贸易协定展开谈判。外交圈内人士透露,只要投资协定谈判取得成功,中欧双方就有望“在中长期内”达成自由贸易协定。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