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评论频道 > 央视网评

期待以改革为民生破题

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2013年11月09日 07:37

相关评论:

以更大智慧和勇气迎接改革再出发

全面深化改革,共谋更美好的明天

有人说,站在历史的潮头望向中国的2013年,这注定是要被浓墨重彩铭记并镌刻的年份。如果说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转折点,那么,35年后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或是中国深化改革、推进开放的承启点。11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正式召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提请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这是辩证法最基本的道理。今天,从顶层设计到民心所向,改革已是引而待发的共识。

新一轮变革因谁而变、从何而变?这是一个宏大而火热的命题。

改革的蓝图与步骤,前行的方向与引擎……拨云见日之后,一言以蔽之,仍是“民生”二字。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社会和谐是裨益民生,构建法治是保障民生,增益文化是提升民生,关切生态是庇佑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论述中,多次阐明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魏源有句名言,道出了改革的必然性与可持续性:“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斯于利民。”改革不是为了抄袭或临摹,而是为了更适应中国的国情,更顺应中国民生的现状。

也许是巧合,抑或是必然--在党的“三中全会”上,似乎都能找到为民利民的旋律与足音: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大业序幕开启;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经济体制改革纲领性文件《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党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国农村改革迈上了新征程。因时而改、因势而变,在这些大政方针的背后,无不契合着民心民情的脉搏,无不激活着民力民智的伟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首次向社会公开其将在会上提交的“383”改革方案总报告全文,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尽管方案涉及诸多专业领域,但民生取向依然洋溢在字里行间:财政支出结构向民生倾斜,压缩“三公”等行政经费开支。甚至设想选取“民告官”典型判例适当宣传、医保参保补贴实行“费随人走”、人口跨行政区流动时补贴由上级政府承担等等。尽管这只是政策建议而非正式文件,但其间的珠玉之言,仍在坊间一石激起千层浪。

民众又记起李克强总理在3月履新记者会上的论断,“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水再深也得趟”。对民众而言,越是宏大的改革,越要因应民生期许,越是开放的民主决策,越要躬身聆听民意。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很多解读的层面,在如火如荼实践群众路线的背景之下,舆论与民众最为关注的,是如何将改革利好兑现为“民生”福祉。

十八届三中全会,须以改革为民生破题。一方面,我国已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一平均到人就退回到了80多位。如何以更强的创新实力、更优化的经济结构、更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更高的收入及充分的就业、更优美的自然环境、更稳定的民生保障,打造中国经济社会的“升级版”,这是需要全方位改革破题的大考题。另一方面,正如媒体所言,眼下的民生烦恼还不少,“能吃饱了,但食品安全却不尽如人意,收入提高了,但环境也被污染了,城市变大了,但随之而来的‘城市病’也多了……”我们期待收入分配更加公平、诉求渠道更加畅通、创业机会更加均等,凡此种种,都还有待具体领域改革来稳妥破题。一句话,慢不得,等不得,改善民生也是中国正面临的急迫的任务。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有望出台更多收入改革措施,改善中低收入者的社会保障;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直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领导层有充分的对策,会继续推出举措,让百姓生活得更好”……不管最终版的改革方案是怎样的模样,有一点感触已经深入民心:当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之梦与人民幸福之梦交织在一起,必将迸发出改变命运、创造历史的伟力。这力量,摧枯拉朽!这力量,气吞山河!

最新文章

责任编辑:潘会敏 热词: 十八届三中全会 改革 民生

打印 | 举报/纠错 | 复制链接 | 转发邮件 | | 分享到: CNTV微博

channelId 1 1 1
专栏作家

文言文听力“闯入”考试?

专栏作者:刘浩睿
央视网评论员,关注社会娱乐

深泉学院比哈佛更难进的牛校

专栏作者:关开亮
央视网评论员,关注民生影视

五一出游:“人比XX都多”

专栏作者:王二丫
媒体人,关注社会民生。

腾讯新浪开微博,只是讨骂?

专栏作者:雷世远
央视网记者,关注社会热点。

挺一挺政协委员的编剧情结

专栏作者:陈方
《燕赵都市报》评论部主任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