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监听丑闻促“后美国世界”加速到来

2013年11月01日 19:46

路透社10月31日刊文分析监听丑闻给美欧关系带来的伤害,并称此事给美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比十年前的伊拉克战争还要大。

人们普遍认为,美国情报机构在欧洲的监听事件很快就会平息。路透社专栏作家杰克·沙佛认为,即使欧洲领导人都十分气愤,比如默克尔,但他们将会、也不得不让事情就这样过去。

上面的话一个字都不要相信。美国国家安全局所引发的全民公愤对跨大西洋关系的伤害,将会比十年前的伊拉克战争更甚。

如果对象仅仅是领导人,那么沙佛的观点可能没错。但是美国政府要面对的是公众的审判。伤害到欧洲人心的不是监听或者谎言本身,而是美国在谨慎呵护着本国人民人权的同时,居然如此无视盟国人民的人权。

其实,从欧洲范围来看,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故事不过是跨大西洋权力不对称这个长篇故事中的一个小片段。十年前,伊拉克战争时,作家罗伯特·卡根曾写过一篇颇具影响力的文章,他将欧洲和美国看做是强者与弱者的原型。他写道:“美国来自火星,欧洲来自金星。”但是小布什对伊拉克的入侵并没有使得世界其他国家因害怕而屈服。事实上,美国权势的有限性,正在使得“后美国世界”加速到来。

所谓“后美国世界”是《外交政策》杂志主编法里德·扎卡利亚的观点,他指出,未来美国仍是世界最强的国家,而且这种优势在未来数十年都没有国家能超越。但随着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美国的领先优势将大幅缩窄。世界将从一国独大进入群雄并立的逐鹿年代。

卡根承认,伊拉克战争之后,欧洲人始终指责美国的行为在挑战合法性,并帮助世界遏制美国的所作所为。“如果美国正遭受着一场合法性危机,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欧洲正在试图控制华盛顿的行动。”他写道。

其实,国际政治上存在着一项不成文的规定,当一个国家力量已经大到无法控制之时,其他国家便会联合起来制衡它。目前,两个欧洲组织--还没进行选举的欧洲委员会和不受欢迎的欧洲议会,有能力和权力去制衡美国这个欧洲最亲密的盟友。

最明显的举动大概就是在反恐合作问题上了。上周,欧洲议会通过决议,呼吁欧盟暂时禁止美反恐部门获取由欧洲机构掌握的银行数据。尽管美国并不将欧洲视为强大的军事力量,但它却非常重视与欧洲的数据共享。这也是即将离任的美国驻欧盟大使柯拉德曾是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主席的原因。

其次,美国情报机构此举也将对商业产生一定影响。欧洲委员会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监管机构,它有能力将自己意愿强加于美国的商业巨头。2004年,欧盟以违反欧盟托拉斯法的罪名,罚款微软公司6.13亿美元。五年后,欧盟又以同样的战术,迫使微软取消了Windows操作系统中IE浏览器的绑定。

德国经济学家塞巴斯蒂安·达尔恩说,一些人可能会建议欧洲委员会也以相同方式打击美国的科技公司。“如果他们真的想要挫伤美国,他们可以通过一项新法律,任何将欧洲公民个人信息提供给国外情报机构的公司每次将被罚100万美元。这样做就会迫使很多科技巨头关闭其在欧洲的公司。”达尔恩说。

欧洲委员会和欧洲航天局已投入50亿美元加入伽利略计划,建立欧洲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统。监听事件发生后,还有人呼吁欧洲再建立一个欧洲自己的安全云服务器。此举将帮助欧洲实现“去美国化”的网络服务。

第三,监听事件将会对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合作产生影响,有人认为“新大西洋时代”正在到来。美国和欧洲都呼吁“深度和全面”的协定以创造就业并建立一个“基于规则、自由、开放的世界”。但无论双方达成怎样的协定都要经过美国国会和欧洲议会的批准。监听丑闻可能不会有碍交易,但它可能会使得双方很难达成一个全面的协议。

对隐私数据的担忧,将使得数字服务中的相互认同变得更加困难。对于政府来说也是一样。如果欧洲政府项目一直给美国情报机构开后门,美国公司若欲加入项目可能会更难获得批准。

监听丑闻带来的真正毒害,是将太平洋两岸共享的价值观变成公众的极度不信任。伊拉克战争的伤痕并没有随着那一集主角们的退场而消失。而美国监听丑闻有可能给本就已很脆弱的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合作联盟留下更深的伤害。情报合作在冷战期间确实为同盟做出巨大贡献,但现在,这一行为却是在摧毁和平时期的关系。(作者:马克·伦纳德 编译:裴彤)

扫一扫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