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评论频道 > 央视网评

拆迁奇闻源于种种“不讲道理”

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2013年10月29日 19:21

相关新闻:

福建女教师被抽调拆迁续:其父母房屋已被拆

征地拆迁波及全国16%家庭 90后农民工3.8%愿务农

这几天,有关拆迁的奇闻甚嚣尘上:一是湖南长沙天心区,因婆婆成了“钉子户”,一小学高级教师被调到“拆迁指挥部”劝婆婆拆迁。该名教师接到调令后,不惜假离婚来“抗令”。二是福建闽侯县,县委组织部向教育局下发通知,抽调两名教师(夫妻关系)去协助拆迁,拆迁对象正是妻子父母的房子。妻子因拆迁问题已被学校停课50天,至今仍未恢复上课,而夫妻二人通过离婚,才保住丈夫的工作。

往前追溯,早在2006年,《中国青年报》曾报道,闽侯第三中学教师詹爱芬因没能做通公婆征地拆迁的思想工作,突然被“借用”到偏远山区初级中学,并导致其与丈夫离婚。没想到这种活脱脱的“株连式拆迁大法”八年后原地复活,且遍地开花,活学活用--在白纸黑字加红色章印的文件上,中纪委、监察部下发重点查处“‘株连’等方式强制征地拆迁行为”的通知成了一纸空文,甚至《教师法》、《物权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也跟着斯文扫地。

不得不说,少数地方以“权力抱团”的姿态,完成了在拆迁环节恃强凌弱的篇章。

用论者的话说,拆迁动的是公民最根本的“奶酪”。因此,《学习时报》直言,“因拆迁所造成的社会矛盾成为当前中国为数最多的矛盾之一。”这样的感性论断,也不是找不到理据支撑: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数据中心近日在京发布的一项有关中国城镇化调查的大型数据显示,征地、拆迁波及16%的家庭,而征地拆迁后提供就业机会和城镇社会保障比例较低。

若干年前,拆迁并不是一个敏感语汇,但因为各种非正义的程序与恶性事件,愣是将“拆迁”二字渲染成了一种敏感的话语表达。客观地说,拆迁也不是动辄得咎的,城市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拆与建、兴与灭,都是符合辩证法的事情。真正的问题是,在拆迁支配的利益纠葛之上,地方权力表现得过于有恃无恐:讲道理的时候,“道理”漏洞太多。譬如房屋拆迁(除了违法建筑)以国家征收为前提;而征收又以“公共利益”需要为前提。现行各种法律法规对“公共利益”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标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试图以列举方式界定公共利益范围,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作为兜底条款又开了很大的口子。最后的结果是,拆不拆,有时还是地方部门说了算。

不讲道理的时候,地方部门拥有更多强制力资源。譬如10月12日,贵阳观山湖区组织2671人拆除违章建筑。这场大规模的“拆违”,因事后被查出有837名学生参与而引起广泛关注。据说从去年起,贵阳兴起“拆违风暴”。这其中,政府将安保服务外包给保安公司,由保安公司再低价雇佣学生。拆迁也好,拆违也罢,如果当权者不能节制自己立竿见影获得政绩的心,心平气和地依法博弈就丧失了兑现的可能。

讲理或者不讲理,由此衍生的拆迁恶例,一言蔽之,仍是权力游离在笼子外使然。这个逻辑并不复杂。拆迁本质应该是个合情合理的事情,就算制度设计漏洞百出,倾向民生的权力是不好意思随意“出手”的,何况还是拿着公章明晃晃地知法违法?又如果公权力本身就已经处于失控的状态,再完美的法治规则,也不过是无须敬畏的绕指柔--你再是查漏补缺,也架不住轰隆隆的推土机。

当下而言,公众愈发认识到:法条调整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要尽早将容易滥权的权力关进笼子里。一句话,公权谦抑,“拆迁”才能脱敏。好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会期日益临近,举国上下的改革预期也更加强烈。厘清政府与市场、与社会的边界,将权力有效制衡在监督体制内,由拆迁而引出的故事,也许才不至于如此让人五味杂陈,由拆迁而逐渐激化的官民矛盾,才不至于演变成权力失衡下的又一个死结。

最新文章

责任编辑:高宇 热词: 拆迁奇闻 拆迁乱象 官民矛盾 拆迁纠纷 权力抱团

打印 | 举报/纠错 | 复制链接 | 转发邮件 | | 分享到: CNTV微博

channelId 1 1 1
专栏作家

文言文听力“闯入”考试?

专栏作者:刘浩睿
央视网评论员,关注社会娱乐

深泉学院比哈佛更难进的牛校

专栏作者:关开亮
央视网评论员,关注民生影视

五一出游:“人比XX都多”

专栏作者:王二丫
媒体人,关注社会民生。

腾讯新浪开微博,只是讨骂?

专栏作者:雷世远
央视网记者,关注社会热点。

挺一挺政协委员的编剧情结

专栏作者:陈方
《燕赵都市报》评论部主任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