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评论频道 > 央视网评

打败禽流感,政府必须做好一件事

本网评论员 秦研科 2013年04月07日 19:17

相关新闻:

全国发现H7N9禽流感确诊患者18例 6人死亡

央视网评:透明理性是最好的“防疫针”

“那些身居要职的权威人士必须降低可能离间整个社会的恐慌,当权者必须珍惜公众对他们的信任,正途就是不歪曲真相,不文过饰非,也不试图操纵任何人,无论真相多么恐怖,领导者都必须将真相公诸于众,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打破恐惧。”约翰·巴里在他在《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一书末尾如是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考验着一个国家的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和医疗技术卫生水平,检验着一个国家的社会动员和组织能力,更考验着社会的信任维度。

一场突如其来的H7N9新型病毒,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截至2013年4月6日19时 全国共发现H7N9禽流感确诊患者18例,其中6人死亡。目前,各地已紧急采取措施进行防控,上海、江苏已启动流感流行应急预案。

当前,尽管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尚未发现H7N9人际传播,但在疫情仍处于散发状态的情况下,公众的焦虑情绪并未有所缓解。猜测、流言、抢购、禽类食品无人敢食,这些都是典型的公共卫生事件中经常发生的。对于这些现象的社会层面的应对,要么隐瞒疫情,堵塞信息,加重公众的恐慌情绪;要么官民互动,共同应对疫情,将灾难影响降低到最小。无论哪种应对方式,核心都关乎社会信任机制的解构或重建。

在风险社会中,信任危机常常伴随着社会风险的不确定性。十年前的非典告诫我们,相对于疫情传播造成的危机状况,更可怕的情形是公众对政府丧失最基础的信任,从而引发整个社会信任危机,导致防疫措施失效。在那场灾难中,政府虽然打赢了战役,但对公信力的伤害至今未能痊愈。应对今天的这场禽流感疫情,相关部门不仅要足够重视,积极协调人力、财力投入到疫情控制与治疗当中,将死亡降到最低,更要充分做到信息透明——疫情进展到什么程序,防疫出现了怎样的变局,民众如何防范风险……凡此种种,都需要及时坦诚地向公众公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患关系的“窗口”效应尤为重要。无论是“甲流”还是禽流感,在或大或小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医院能否重视疫情,对病人认真排查、不拒收感染病人,医生能否消除被感染的恐慌,消除对病人的歧视,及时医治感染患者,直接关系医患关系紧张局面能否扭转、医患信任裂痕能否修补。

当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考验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网络信息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传播者。疫情发生时,公众能否对现有信息进行核实后再传播,能否不信谣、不传谣,尽个人之力减少不确定信息的传播范围,关系到公众的心理承受度。

以美国为例,其已建立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和综合性的应急管理体系,整个应对体系以CD(联邦)疾病控制与预防系统C为核心,各个地方的卫生当局每天要向CDC报告各种不同疾病的病例数量,即使在正常时期也是如此。一旦出现重大公共卫生危机时,CDC会连续地追踪新发病例,以使民众能及时知道疾病的传播态势,充分保障民众的知情权,消除由信息堵塞造成的恐慌。基于健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体系和充分的信息公开与透明,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危机时,美国政府一般与民众都会形成官民互信、共同应对疾病的良性局面。

信任面前,重塑和透支往往仅一步之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若各方应对有力,凝聚信任,将是一剂治疗疫情、消除社会恐慌的“良药”。

最新文章

责任编辑:冯超 热词: H7N9 疾病防控体系 医疗技术卫生 应对疫情

打印 | 我要纠错 | 复制链接 | 转发邮件 | | 分享到: CNTV微博

channelId 1 1 1
专栏作家

文言文听力“闯入”考试?

专栏作者:刘浩睿
央视网评论员,关注社会娱乐

深泉学院比哈佛更难进的牛校

专栏作者:关开亮
央视网评论员,关注民生影视

五一出游:“人比XX都多”

专栏作者:王二丫
媒体人,关注社会民生。

腾讯新浪开微博,只是讨骂?

专栏作者:雷世远
央视网记者,关注社会热点。

挺一挺政协委员的编剧情结

专栏作者:陈方
《燕赵都市报》评论部主任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