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评论频道 > 央视网评

减少蔬菜流通环节并非纸上谈兵

本网评论员 秦研科 2013年01月11日 15:39

相关新闻:

白菜卖出“猪肉价”多地菜价猛涨不能只怨天寒

菜价连涨10周涨幅55%多地市场难觅“一元菜”

临近春节,各地蔬菜价格纷纷持续上涨,“一元菜”在市场上早已难觅。央视网记者近日走访合肥、南宁、内蒙古等地蔬菜市场,调查发现运输蔬菜流通环节成本至少要占到菜价的1/3到2/3,流通环节层层加价,从生产地到批发市场再到零首市场,菜价以几倍甚至更多的幅度上涨。

一道蔬菜,从地头到达消费者的餐桌少则经过四个环节,多则六七个。小经纪人、大经纪人、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零售等,每增加一个流通环节,就意味着增加5%—10%的成本,再加上各种税收和管理费用,流通环节的成本之高可想而知,蔬菜价格上涨也就难以避免了。

一边是流通始端“菜贱伤农”的现状,一边是流通终端“居高不下”的菜价,流通环节的层层加码,不断上涨的蔬菜态势,不仅未让收益流入菜农的“钱袋子”,反倒让消费者成了成本之高的最终买单者。“菜贱伤农”的背后,是农产品产销体制和流通体制的诸多症结。产销信息的“糊涂账”,使得农民无所适从,无法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蔬菜种植计划,农产品生产环节无法实现市场化运作。而流通体系的种种弊端、流通环节的层层加码的利润,农民又难以分享到。此番情景下,提高农产业信息产业化程度,最大限度的降低流通成本,让利润直接到农民手里,让市民吃上便宜的蔬菜,无疑是当务之急。

事实上,降低流通成本的呼声由来已久。各地政府为解决老百姓“菜篮子”问题,也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扶持平价蔬菜直销店、建立自己的“菜园子”等。然而,税虽然免了,“农超对接”等惠民措施虽然也“动”起来了,但总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横亘在菜农和消费者之间的流通障碍依然未被扫除,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高的问题依然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菜价上涨的趋势也一路“通畅”。

眼下而言,各地惠民措施迟迟不见成效的困境在于:一者,“农超对接”的牌虽然亮出来了,但存在农超对接不上、或者无法对接的问题。按照理想的情况,“农超对接”后,既可以避免菜农生产的盲目性,也可以大大减少流通环节,通过直采降低流通成本20%-30%,让消费者吃上便宜菜。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农超对接”普及的面不仅不广,普及的时间也受季节限制,只能在本地蔬菜旺季才能有限度地实现。这就导致一些参与“农超对接”的超市蔬菜价格因租金等成本因素往往比农贸市场偏贵不说,在新鲜程度上也不及农贸市场。

二者,一些地区虽然建立了多条蔬菜直销链条,设立了多处平价蔬菜直销店,但在推广社区直销时仍面临诸多障碍,不少蔬菜直销店缺乏产销合作的长期性,过度依靠政府扶持,无法实现市场化、企业化的运作。

再者,各地的“菜园子”计划多停留在设想阶段,政府既未开始扶持生产基地,也未建立大批蔬菜储备库,这就导致蔬菜供应淡季蔬菜价格不断上涨,而一旦遇到雨雪天气,运输成本增加时,菜价更是猛涨不止。

要让农民跳出“菜贱伤农”的怪圈,让市民吃上便宜的蔬菜,政府部门不仅要构建信息化平台,引导农产品生产走向市场化之路,实现市场需要量与菜农产品的动态平衡,更应建立现代化的农业流通体制,多种措施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这就需要政府部门正视目前农超对接、产销链条等惠民措施存在的困境,积极解决建立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中遇到的问题,重点扶持具备实力的大型合作社、农业种植龙头企业,实现产销对接。此外,政府还可开放更多的社区市场,降低农民进城卖菜的门槛,让农民直接参与到流通的终端环节。

一蔬一果、一菜一餐一头系着菜农的“钱袋子”,一头系着消费者的“菜篮子”,如何让菜农的“钱袋子”鼓起来,消费者的“菜篮子”负担轻起来,考验着政府的智慧。值得庆幸的是,国务院近日出台了降低流通费用的10项措施,包括降低农产品生产流通用水用电价格,规范和降低农产品市场收费等,但愿各地政府能够真正落实,切实降低蔬菜流通成本,搞活农产品产销体系和流通体系,让老百姓感受到一菜一餐中的幸福。

最新文章

责任编辑:霍默静 热词: 蔬菜上涨 流通环节 流通成本

打印 | 我要纠错 | 复制链接 | 转发邮件 | | 分享到: CNTV微博

channelId 1 1 1
专栏作家

文言文听力“闯入”考试?

专栏作者:刘浩睿
央视网评论员,关注社会娱乐

深泉学院比哈佛更难进的牛校

专栏作者:关开亮
央视网评论员,关注民生影视

五一出游:“人比XX都多”

专栏作者:王二丫
媒体人,关注社会民生。

腾讯新浪开微博,只是讨骂?

专栏作者:雷世远
央视网记者,关注社会热点。

挺一挺政协委员的编剧情结

专栏作者:陈方
《燕赵都市报》评论部主任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