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来论:动用父母公积金激励“啃老”的悖论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1日 07:4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央视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完整视频 完整视频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作者:堂吉伟德

        镇江市近日推出新的公积金政策。其中包括,子女买房父母可成为共同还款人,“多余”公积金可用来还商贷,公积金可用于支付物业费等等。记者昨日从该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获悉,新政将于明起开始正式实施。有专家表示,此举将可以缓解部分职场新人的“购房难”,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房地产市场消费。

        为一套房子,可谓全家齐上阵,个个皆有份,之前的“二人组“公积金购房,因为公积金政策的调整,有可能扩大为“六人团”,这方便之门一打开,购房的消费需求就被更进一步提升,刚需群体就此扩大。一般说来,对于工作不久的小年轻来说,凭自己那点公积金积累,恐怕还没有购房的底气,现在有机会将父母绑在一起,情况则发生了转变。

        在之前,公积金的使用有着严格的限制,专用性意味着,即便父母想给孩子购房也无能为力。如此情况下,也只能靠自力更生了,想“啃老”都没有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公积金的专属性,无意中达到了“财产保全”的目的,这对于责任过重的中国父母来说,其实是也算是一种解脱。

        现在新政一出,其实就等于给“啃老”提供了制度辅助,表面上这其间有着解决家庭购房难的善意,但实际上却有两重背离,一是不利于家庭责任的规范,无助于将父母从沉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也会加剧儿女的“啃老情结”,使之更加缺乏独立性。让“儿女成了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的传统家庭责任更加倒置。二是不利于国家公共责任的体现。年轻人购不起房,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房价过高,入不敷出难以为继,从而使刚需也得到了压制。在这种情况下,当无力承购成为压制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之后,对于供给的价格也将产生重要影响,当价格能够匹配心理预期和承受能力之后,才会形成真正的合理消费。很显然的是,公积金使用范围的扩大,虽然解决了一部分家庭“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诉求,却无助于房地产价格的合理回归。可以说,当地政府其实是在用公共政策进行托市,但最后的成本却由老百姓买了单。

        从伦理上讲,子女买房父母可成为共同还款人背离了“子债父不还”的传统,让每个家庭陷入“中国式购房”的陷阱中无以解脱,并导致“全民购房”现象扩大化,结果每一个人都成了“房奴”,对于那些寻求责任解放的父母来说并不公平;更主要的是,政策的松绑实为给家庭增负,并由此导致家庭财产争议,以及责任混淆,不利于和谐的构建;另一方面,如此做法给楼市无疑打了一针“强心剂”,有扩大的刚需作支撑的楼市,很难实现既定的调控目标,回归合理的价格,对于整个地方楼市调控将会产生极为消极的效应,对于苦苦等待的低收入购房者来说是一种伤害。同时也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人因此受到牵连。

        动用父母公积金激励“啃老”的悖论在于,以家庭伦理去掩盖了公共伦理,最后形成了利益捆绑与伤害,给民生造成了损失。值得注意的是,表面上,这种行为,打着“关注民生”的旗号,其实却在伤及民生,因而更具有隐蔽,自然更应引起重视和关注。

热词:

  • 公积金政策
  • 消费需求
  • 专用
  • 房地产价格
  • 合理回归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