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来论:没有信息公开,儿慈会无以自证其清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6日 16:3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央视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完整视频 完整视频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作者:堂吉伟德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基金会9名工作人员近日将出国考察,此举遭到实名认证调查记者刘虎的质疑。 “该会迄今无任何一笔指定捐款是用于出国考察,极可能非正常使用善款”,刘虎贴出的微博随即被网友大量转发。对此,昨日,中华儿慈会回应称,考察费用来自基金会的理财收益,绝不可能使用善款。

      办善事与出国考察并不矛盾,只要为更好的发展慈善事业,提高工作效率,因公出国都无可厚非,关键是要具有合理性和正当性。一方面,出国考察的理由要充分,并站得住脚;另一方面,出国的结果和收获要有所反馈。更重要的是,作为慈善机构,其考察的经费来源要有所交待,必须坚守不动用善款的底线,否则就是对慈善事业的违背。

      “郭美美事件”之后,慈善事业遭遇到了空前的信任危机。前不久,贵州省教育厅下属分支机构贵州省教育发展基金会自2011年6月30日成立以来,遭遇“零捐助”尴尬,发出千余封邀请函无一回应。贵州省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周忆江对此感叹道,从以前“企业主动找着捐”,到时下“邀捐无人应”的尴尬,就足以作为说明。

      面对如此处境遇,慈善机构应当以诚相待,在信息上做得更加透明,方才可能重获信任,让冰封的社会爱心再度被激活。不过,从备受关注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上线试运行后,问题重重,一度的热炒之后回归沉寂,到慈善总会等机构继续曝光的违规操作现象,都表明慈善信息公开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自己监督自己的结果,就可能是自话自说。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基金会9名工作人员近日将出国考察,其所用经费为自何处,当事方的解释是“非限定性净资产里的理财收益”,这个“非限定性净资产”是个什么概念,来自何方去自何处,跟善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其所谓的是财收益又是如何操作,来自于何种途径?这些问题不解释清楚,公众也只会是一头雾水。

      说穿了,儿慈会的解释之所以未能获得外界的理解,根本上还在于信息过于隐秘,使外界对其缺乏足够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其表现出再诚恳的解释,再专业的说法,都无法令人信服。因为在外界根本无以知晓信息的情况下,这样的解释无疑于自话自说,别人无以校验其真假,也就毫无可信度和说服力。

      没有信息公开,儿慈会无以自证其清,这是一件与出国无关的事,而是一个如何取信于人的命题,否则慈善机构的一切行为,都将处于高度的质疑之中,慈善失去信任就没了存续的基础。如何挽回这种形象,不仅仅关系慈善机构的信誉度,更关乎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前途。对此,不知儿慈会等机构将作何努力?

 

热词:

  • 儿童慈善基金会
  • 出国考察
  • 经费捐赠
  • 信息公开
  • 慈善机构
  • 发展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