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来论:莫言作品“进教材”有何不可?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4日 18:3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央视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作者:刘化喜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有关莫言作品是否该入选中学生教材的话题引起热议。13日记者从语文出版社了解到,目前该社已经确定将莫言作品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李敬泽认为,不要低估现在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莫言早期的短篇小说充满诗意,非常适合中学生读。

    首先作个假设。如果莫言没有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奖,甚至根本没有被提名,那么其作品被选入选修课本,大概不会引来如此多的关注乃至质疑。换言之,很多对入选持反对意见的人,其实未必真是冲着莫言作品的质量和水平而来,而只是因为莫言刚刚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本身就很奇怪——难道选编作品,不应该首先看重作品本身的力量,而是作者的身份吗?

    当然不必否认,此次莫言作品能够入选学生选修课程,与其获得诺贝尔奖不无关系。不过这未必能构成反对入编的理由。虽然入选与获奖息息相关,但首先更是因为该出版社正在进行新版选修课程的选编。正如同上海普陀区文化局正在筹备举办“世纪诺贝尔”展览活动,因为莫言获奖,理所应当地迅速增添了莫言手稿等展品——无论“诺贝尔奖”相关展览活动还是学生教材,如果丝毫看不到国内唯一一位获奖者的作品,岂非让人遗憾!

    莫言部分作品存在争议,有的可能确实未必适合走进课本。但显然,这并不代表莫言的所有作品都不适合学生阅读。正如专家所言,莫言早期的短篇小说大都充满诗意,能给人丰富的联想空间,很适合中学生去读。即如此次入选的《透明的红萝卜》,从一个孩子的角度,诉说了他少年时代生活环境的寂寞荒凉,很契合中学生的心理接受,把这样的优秀作品提供给学生,有何不可呢?事实上,莫言作品此前就曾入选过中学生课外读物。

    文学应该回归文学。我们不能因为莫言的身份就质疑其获奖,当然更不必因为质疑其获奖而反对其作品入选教材,甚至包括选修教材。教材选编需要审慎而不能简单追逐新闻热点,但诺贝尔奖能够持续百年的影响力并将继续长期影响全球文坛,其本身就并非只是个简单的新闻事件。莫言作品关注社会底层,厚重感强,曾被译为多国文字,其实我们恰恰需要思考:为何如此优秀的作品,此前在国内的影响并不特别显著呢?

    并不必因为莫言摘奖,就妄言中国文学文学已经到达世界文学的颠峰。作品就在那里,其价值也在那里。但文学是需要传播的,莫言获奖至少会对文学在国内重新受到关注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事实上,各地书店莫言作品的大受欢迎就是明证。由是推之,莫言获奖必然也会引发更多学生读者对其作品的阅读愿望,入编选修教材也必然会促进优秀作品更广泛的传播,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莫言作品入编选修教材,我们不妨欣然视之。

热词:

  • 莫言
  • 诺贝尔文学奖
  • 关注
  • 入选
  • 学生选修课程
  • 阅读
  • 价值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