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詹勇:守护粮食安全不能止于饥饿体验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4日 09:3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京华时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体验饥饿也是对粮食安全的一次主动预警,但守护粮食安全,不应止于粮食部门的个别行动,而应唤起更广泛的社会乃至国家行动。

  你知道饥饿是什么滋味?很多人可能会一脸茫然。的确,在肥胖成病、减肥成风的今天,不仅饥饿这个词从许多人记忆中清空,就连“温饱”也已被“小康”取代,美食纷呈的《舌尖上的中国》某种意义上也表达了对“粮票上的中国”的告别之意。相形之下,国家粮食局将于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首次在粮食干部职工中发起自愿参加的24小时饥饿体验活动,无疑具有别样的况味。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坦陈,自己从事写作最初是为了“吃饱饭”。很大程度上,3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告别短缺、实现温饱应该是国人获得的第一个红利。少年时期饱尝饥饿之苦的地产大亨潘石屹向媒体承认,饥饿改变了他的世界观。国人的节俭意识,与长期的匮乏、饥饿经历不无关系。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温饱乃至富足条件下的“世界观”又当如何?观照社会现实,这一问题难以乐观。

  一直以来,节约观念受到了种种挑战,从公务消费到私人消费的豪华铺张之风愈演愈烈,众多饭店食堂泔水桶里堆满倒掉的饭菜,这些都在说明,当国人告别饥饿、实现温饱、迈向小康,与之相匹配的文明理性的消费观念和习惯还未形成。由此看来,粮食系统倡导饥饿体验活动,以“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警醒世人,很大程度上切中了时弊。

  唤起饥饿的记忆,在今天之所以显得必要,还不仅仅是节约粮食、避免浪费的意义。早在1994年,一个叫莱斯特·布朗的美国人,曾忧心忡忡地发问:谁来养活中国?当时他预测,20年后,中国将出现2.07亿吨至3.69亿吨的谷物缺口,相当于全世界谷物总出口量的1至2倍。近20年过去了,中国以粮食连年增产、95%的粮食自给率回答了布朗的问题——中国自己养活自己。

  当丰稔的年景将布朗的危言甩在身后,当物质丰盛成为中国社会的普遍情景,我们依然不能忘乎所以,因为粮食风险并未远去。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一方面使耕地资源、淡水资源大量消失,日益逼近18亿亩耕地红线,一些地方出现“无地可种”的窘境;另一方面使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社会出现空心化,面临“谁来种地”的难题。加上农资价格高企、种粮收益偏低、仍未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等因素,粮食生产虽然捷报频传,但粮食安全依然脆弱。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天下虽丰,忘饥必险。体验饥饿也是对粮食安全的一次主动预警,但守护粮食安全,不应止于粮食部门的个别行动,而应唤起更广泛的社会乃至国家行动。有一位农民曾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今天,即将实现全面小康的中国,依然能够从这朴实的总结中发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秘诀:制度改革与科技创新。

热词:

  • 粮食安全
  • 粮食部门
  • 温饱
  • 粮食生产
  • 粮食自给率
  • 粮食系统
  • 世界观
  • 小康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