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单士兵:读懂莫言,某种意义上就是读懂中国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2日 08:3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及时评论

  莫言!现在,所有人都在为这个名字发言,有自豪,有激动,有理性,也有反思。这位中国本土作家,昨晚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让中国文学在世界上,从此有了一个新的辨识坐标。

  祝贺莫言,感谢莫言。由此,世界可以更好地倾听中国声音,可以更好的理解中国文化,可以更好的感受中国价值。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把这项至高荣荣誉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这是一种文明价值的尊重与理解,这是一种文化交流的平等与友善。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文学来说,是一个开始;对中国文化来说,是一个机遇。因为文学,是一个国家民族心灵史的记录,是一个国家文化价值的承载。诺贝尔文学奖的价值,就是在提供一个无比巨大畅通的价值交流渠道。

  那么,莫言的文化价值在哪里?

  对此,瑞典皇家科学院对莫言作品的评价,就是最好的证明与解读——“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这些融合的元素,有西方的,有中国的,有民间的,有历史的,有社会的。

  从《红高粱家族》到《檀香刑》、《生死疲劳》、《蛙》,莫言数十年艰苦创作,一直坚守自己的文学立场。读懂莫言,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也就是读懂中国人的生存方式、人性伦理。

  因为莫言的文学创作,就是在持续铺陈一部中国社会丰富、深刻、苦难的历史。《红高粱》与《丰乳肥臀》的历史叙事是一种勇敢突围,《檀香刑》里的文化梳理是一次价值重构,《生死疲劳》的农民困境是一种制度反思,《蛙》里直面计生问题更是直接介入社会现实。

  这些作品的价值力量,就在于勇敢碰触现实,表达良知,传递人文关怀,展现人性力量。特别是莫言太多关于人性的刻画,展示了文学作品中“人道主义”的力量。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完成了关于人的伟大发现,以他为开端开始了人的内心史的新纪元”一样,莫言向世界展示一颗伟大而又苦难的中国心灵,带着无限的悲悯与反思。

  也正是因为莫言把自己的创作与国家命运、人性良知与文明价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才配得上诺贝尔文学奖。在这些作品中,可以梳理出太多中国符合世界认同的文化价值元素,这就是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的重大贡献,这就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最大的价值意义。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让中国文学拥有至高的荣耀,但是,对中国文学来说,对中国价值来说,仅有一个莫言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我们应该期待,有更多作家能够坚持自己独立人格,坚定自己的写作立场,对符合人类的价值文明的秩序进行坚守,对破坏这种价值秩序的行为进行批评抵制,以更大的中国文化力量介入现实社会。

  这样的独立人格与价值坚守,才是中国文学的出路,才能找到中国价值输出的路径。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永远在守护对人类有益的价值与文明。

热词:

  • 莫言
  • 写作立场
  • 诺贝尔文学奖
  • 中国本土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