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刘军红:野田外交折射日本政治右倾化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8日 08:3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大众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日本首相和外相在联大会议上联袂表演了“领土法律化”双簧,试图要给“购岛闹剧”贴上合法标签。其领土扩张意识、错误的历史观和亚洲观已无可掩饰,并在国际舞台上留下长长的右倾保守化阴影。

       日本在近代列强之路上形成的“民粹主义种子”、蔑视亚洲的“种族优越感”和“制度优越论”,从未因战后“美国占领”和“民主化改革”而根除。它在二战后60余年里时不时发作,演变为日本政治思潮右倾化的余毒。

       日本民主党夺权以来,持续上演“闹海、撞船、购岛”闹剧,折射出日本右倾保守主义势力的抬头,具体表现就是民粹主义思潮升温,领土领海扩张意识强劲,对外政策争权夺利,抢占话语权,对亚洲政策更是标榜“制度优越论”,张扬“日式民主”,甚至不惜人力财力,帮助越南订立新宪法,引起亚洲各国不安。日本政治外交的右倾化,暴露出其历史认识、亚洲观念、外交哲学不合时宜,存在严重的战略缺失。

       众所周知,明治维新为日本走上近代西方民主道路,实现“脱亚入欧型”的崛起提供了制度条件。而甲午战争不仅让日本尝到了列强的甜头,更使其一跃平步“国际金本位制”,确立了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和货币的“全面列强”地位。

       日本在近代列强之路上形成的“民粹主义种子”、蔑视亚洲的“种族优越感”和“制度优越论”,从未因战后“美国占领”和“民主化改革”而根除。它在二战后60余年里时不时发作,演变为日本政治思潮右倾化的余毒。

       冷战结束20年,日本始终未能给自己找到清晰的战略定位。自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后,日本在亚洲展开的“地区统合”实质上演变为“日本制度优越论”的再版,并未与亚洲各国建立清晰的共同利益,至今难以赢得广泛的“地区政治感召力”。而在此期间,中国入世,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在经济总量上超过日本,使日本真实感到被超越的危机。对此,日本政界、学界开始出现否定“友好”的论调,在中日关系上再度掀起右倾逆流。

       美国金融危机后,日本右倾保守思潮进一步升温,连年的《防卫白皮书》指责中国军事威胁,“防卫大纲”将战略目标锁定中国。近期,日本又要与美国合谋修订“日美防卫协作指针”,试图将中国纳入“周边事态”新威胁。在此背景下,东海争权、钓鱼岛滋事、南海裹乱,日本接二连三地搞出闹剧,将中日友好的大局抛至九霄云外。

       在日本看来,美欧危机直击世界市场,全球经济萎缩,新兴经济下滑,给日本海外扩张带来“天赐良机”。危机后,日本企业在政府支持下,全球征战,抢占世界资源能源权益和战略市场。据日本官方调查,近年来日本企业的海外并购史上空前,企业利润成倍增加,竞争实力扶摇直上。日本企业的全球战略意识和国家战略意识上升,扬言“日本企业要承担国家责任”。一时间,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社会思潮乍起,领土领海扩张意识升温,主导亚洲秩序的意识重新抬头。

       在地缘战略上,日本保守派认为美国回归亚太,为日本借助美国势力抑制中国崛起、掌控亚洲制海权、主导亚洲秩序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日本看来,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意味着中国经济优势不再,而收入差距、地区差距更将成为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的障碍。这为日本展开技术限制、分散投资、瓦解中国实力,甚至激起领土矛盾,在安全上做空中国提供了最佳时机。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是中日关系得以发展的基本原则。而1972年以来双方共同主张和坚持的“中日友好”,又是在冷战“最寒冷的季节”确保中日摒弃前嫌、顾全大局、求同存异、实现邦交正常化的前提。1978年中日签署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以法律方式明确规定了中日不战,同时,也是以条约方式明确记载“中日友好”的历史见证。

       回顾中日邦交正常化40年,日本的右倾保守势力总是阴魂不散,其根深蒂固的“种族优越”、“制度优越”的亚洲观,及其所酝酿的“民粹主义思潮”、“强硬的外交路线”、争夺资源、抢占市场的重商主义逻辑,总是在国际风云变幻时发酵作怪,使中日关系布满阴云。金融危机后,美国战略重心回归亚太,日本深感主导东亚秩序渐趋不现实,野田政府再次铤而走险,拿钓鱼岛玩火,试图在中美战略间耍“边缘”。

       日本政治右倾保守化,根系于错误的历史观、中国观和亚洲观,是对世界、地区和中国发展趋势的误判,背离了时代,堪称战略近视,无疑将作茧自缚,难逃孤立无援的战略困境。

热词:

  • 日本
  • 首相
  • 联大会议
  • 购岛闹剧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