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宋澎:模仿办不出世界名赛事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3日 11:1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工人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本周,历时16天,行程4210公里的环中国自行车赛鸣枪启程。同时,另一项即将开始的自行车国际公路赛——环京赛,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还有……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一些城市的高速发展,不少地方都希望通过举办国际赛事,对外宣传推广自己的城市或地区形象。其中,自行车赛因为行程长、场景变换多,受到了不少人的偏爱:环青海湖、环海南岛、环南中国海、环崇明岛、环太湖……加上前面提到的环中国、环北京,目前在中国举行的各种“环”的国际自行车赛,达到了10余个。这种情况,不由得让我们联想到过去一段时间的马拉松热。

  马拉松的比赛线路长,电视转播时间久,城市面貌展示充分,在过去的10多年里,中国各地掀起了一股至今仍在持续的“国际马拉松”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各地举办的“国际马拉松”赛,约30余个,除了北京、大连、厦门这些规模和知名度较高的几项比赛外,很多新兴城市也纷纷搞起了“国际马拉松”。去年曾出差到某个海滨城市,在经过一个跨海大桥时,当地官员自豪地说,这个大桥长约42公里(马拉松的比赛距离是42.195公里),我们准备搞一项跨海国际马拉松赛事……

  以本人的见识,马拉松、公路自行车赛事影响面是很大,但因为场地、参与人员规模庞大,组织工作的投入和赛事经费的花销同样也是巨大的。最主要的是,当各地都在搞同样的赛事后,媒体和公众的关注程度会大大减弱,同样内容、形式赛事的过于频繁,也很难吸引高水平选手的参与,从而造成花很多钱、费很大力气,却没有引起多少反响的结果。

  我们知道,现在有些城市的政府,专门筹措一笔资金用来举办国际赛事,以凸显自身国际化的形象。这有意无意造成一些地方盲目或者蜂拥上马一些赛事的局面,出现资金的浪费。比如某大城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国际体育赛事推广公司。但是作为旁观者,我们却感觉这些“基金”有时花得很冤枉。比如,盲目承接国际赛事,甚至把别的国家的足球赛请到中国——×××国王杯。试想,请两支外国俱乐部万里迢迢到中国,争夺一项其国内赛事锦标,如果人家不挣大钱,会来吗?这样的赛事除了瞬间的热闹,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体育比赛也是文化活动的一种形式。假如我们在规划开展我们的体育赛事的时候,不考虑到本土文化的融合和传播,而是一味地模仿和追求国际时尚,这些钱花得实在有点冤。更主要的是,模仿不会让我们办出世界著名的赛事。一段时间以来,NBA季前赛、各种网球公开赛,以及有名无实的各种“国际马拉松”、“环××自行车赛”在中国大有泛滥之势,这既是一种缺乏创意甚至有模仿抄袭之嫌的表现,也是某些急功近利思想的反映。

  有人说,中国的制造业是靠模仿起步的。假如中国的文化发展也只是模仿的话,对于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就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了。因为这会抹杀我们的创造力。

  我们深深知道,一个国家要想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在它的产品走向世界的同时,它的文化也要走出国门。最近,中央强调并鼓励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举措,比如投入巨资开办孔子学院。但是我们在开展体育赛事上却忽视了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

  时下,世界围棋名人战正在湖南常德举行,在采访这项赛事期间。我们感受到有些地方政府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意识。常德市委书记卿渐伟曾对记者表示:“围棋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常德是一个中国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举办国际性围棋比赛,既可以宣传常德,又可以让围棋在中国文化土壤的衬托中熠熠生辉,魅力无穷。以这种形式参与体育活动是常德的责任,也是我们选择的方向。”

  除了围棋,中华民族在体育上还有着很多值得骄傲的成就,比如博大精深的武术。但是,我们现在却总是喜欢跟着外国人走,热衷于模仿照搬外国的比赛项目。

  目前,国内举办的很多国际赛事都是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假如各地方政府在设计赛事方案时,更多地考虑到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弘扬,相信体育会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中发挥出很大作用。

热词:

  • 国际马拉松
  • 国王杯
  • 世界围棋
  • 环南中国海
  • 出世界
  • 工人日报
  • NBA季前赛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