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肖华:异地高考要防高考移民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02日 16: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东方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8月31日晚,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通知称,各省区市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底前出台。同时要求北京、上海等流动人口集中的地区防止“高考移民”。(9月1日京华时报)

  目前,我国有2.53亿农民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也随迁进城或在流入地出生。据统计,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有1260.97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的有936.74万人,但是在现在的高考中,很少有民工子女在流入地高考的。在北京,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8-2009学年度,30073名非北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中,最多只有24685名学生在北京继续读初中;12599名非本市户籍初中毕业生中,最多只有5484名在北京继续读普通高中。

  现在国家出台规定,要求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并规定各省区市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底前出台,这是好事。但是我们看到,国家允许异地高考,那么会不会为“高考移民”打开方便之门呢?

  目前,有关部门要求北京、上海等流动人口集中的地区防止“高考移民”,这是很有必要的。过去不能异地高考,一些人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从而破坏了教育公平,现在允许异地高考了,对一些人到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可能更方便了。

  如何防止高考移民现象的出现,我认为要堵疏结合。在堵上,要明确规定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参加异地高考,我们看到参加异地高考是有条件的,教育部强调将要实施的异地高考方案依然是“有条件准入”、“不完全放开”,既要考虑城市的承载能力,也要考虑家长的工作情况,这样的“有条件准入”很有必要,如果没有条件,随备就能异地高高,那么很容易造成“高考移民”,因此,各省在制定“有条件准入”,一定要多方征求意见,把这个条件设定好,既让应该异地高考的人能异地高考,也不给高考移民有政策漏洞的利用的机会。

  另外,要加大高考移民的打击力度,目前异地高考即将实行,2012年2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县级市有合法稳定职业及住所即可落户,地级市工作三年可以落户,户籍的放开也为预防“高考移民”增加了难度,首先是认定“高考移民”难,所以有关部门要对什么是高考移民作出规定,从而让有关部门可以有针对的打击高考移民现象。

  很多时候,堵不是最好办法,最好的办法是疏。防止“高考移民”也是如此,高考移民之所以出现,根本原因就在于目前高考录取制度中存在的高考分数差和不同的录取率。巨大的录取分数差距的存在,成为“高考移民”的巨大动力。2011年北京市高考录取率达86%,而与之相较,2011年全国平均录取率为72.3%,所以很多考生愿意到录取率高、录取分数线低的地区高考。

  要想减少“高考移民”,就要要求较发达地区的重点高校也要降低在本地区过多的招生计划,逐步推行按地区考生人数投放计划,以真正从招生源头上实现公平公正。当机会在任何地区都一样时,他们还会高考移民吗?

  异地高考是大势所趋,但我们要把这个政策落实好,是好事真正成为好事,就要杜绝移民高考现象,否则,异地高考就会大大的打折扣,异地高考在落实过程中,也会遇到更大的阻力。

热词:

  • 高考移民
  • 高考录取制度
  • 高考分数线
  • 考生人数
  • 教育公平
  • 招生计划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