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38金27银23铜,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伦敦奥运会上再创佳绩,现有的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功不可没。与此同时,中国在一些项目上按照国际惯例积极推行职业化、市场化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多年来,我国大力推行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已呈现奥运会项目,以职业足球和篮球联赛为主体的职业体育和以武术、围棋、登山等组成的非奥运项目三大板块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
毋庸讳言,我国的奥运会项目管理体制能够高效集中、配置国内竞技体育资源,是迅速提高运动成绩的捷径。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社会资助、市场开发的模式发展竞技体育,但同时也通过政府投入来提升奥运会竞争力。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汕说,现有管理体制对中国竞技体育的推动效果毋庸置疑,在肯定作用的同时还要不断进行完善,推动体育的全民发展。同时,把体育发展完全寄望给市场,目前来看恐怕还缺乏可行性。
奥运会举世关注,我们依靠自己的制度优势,集中力量抓好优势项目,在奥运会上取得骄人战绩,无疑是应当引以为豪并坚持下去的。但当今世界体坛,职业体育发展势头迅猛,我们在保持奥运会竞争力的同时,更应该争取在职业体育中取得突破。
国家体育总局在《2011-202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初步形成政府主导、规划科学、依托市场、管理规范、产权清晰、运转高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应该成为中国体育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