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伦敦奥运会激战接近尾声,不少网友一直挑灯夜“看”。由于这是第一届在微博普及背景下的奥运,再加上北京奥运会的“殷实家底”,网友们终于可以有底气地对别人家举办的赛事评头论足。
微博上关于奥运会的热门话题数不胜数,“北京和伦敦,谁家的开幕式更好看”便是其中之一。有的人醉心于大气华丽的北京一夜,另一部分人则更加青睐轻松幽默的伦敦风情。当然,热闹的讨论总是少不了刺耳的言辞:谁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好看,那他一定是“睁眼说瞎话”;谁要说伦敦开幕式的好话,话音未落就会被扣上“美分”的帽子。
其实微博就是一个交流平台。对于伦敦奥运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大家“吐槽”一下、恶搞一把无可厚非;你有你的意见,我有我的观点,也再正常不过。虽说“事不说不清,理不辩不明”,可若要把正常讨论升级到找茬、较真儿甚至人身攻击的份儿上,就有点儿“矫枉过正”了。
网络毕竟不是可随处撒野的空地,每个账号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我们更需要平等对话、积极沟通。任何一个ID,都要遵循道德规范。如果“将骂战进行到底”,不仅让原本欢乐的奥运氛围遭到破坏,更会让微博成为充斥着脏话和暴力的“酱缸”。
享受奥运的心情该是愉悦的,所谓的分歧不应该成为破坏它的理由。更何况有“较劲儿”的功夫,还不如解放大拇指到户外活动活动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