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禹海君:“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折射了什么?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9日 11:1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政和考察收获:1、毕业后不下基层!2、毕业后坚决不下基层!!3、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这是一个叫“@璟好”的网友8月3日在微博上发出的内容。这个微博的博主是厦门大学的一名女博士。由于身份特殊,有关她的微博言论很快在网上引起非议。(8月8日《中国青年报》)

  厦门大学女博士的微博言论,显然伤害了基层干部群众,也严重损害了大学生在基层的形象。然而,从根本上来说,板子显然不该全打在她一人身上。其实,大学毕业生不愿下基层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现象:一方面,大中城市就业越来越难,但每年仍有大量的毕业生继续涌入,结果造成一些人“用非所学”,还有些人干脆就“漂”在城市里;另一方面,广大基层尤其是西部偏远地区亟需人才。

  作为大学毕业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就业,本就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更是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的体现,我们无需做过多的道德批判。于厦门大学女博士而言,贫困县的生活工作条件艰苦,“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显然是一种感性判断,之所以引起非议,症结就在于以微博的方式宣泄,与公众尤其是基层群众对大学毕业生的期待相去甚远。

  我们的大学教育经过不断扩招后,越来越偏离于现实需求,同时,无论是学术还是教学,也都越来越趋于功利化。这种价值观和理念错误地引导了当代大学生,使得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不愿俯下身子到基层历练,更不用说是扎根基层。

  “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显然是一个警示,教育部门和学校有必要看到这种信号并调整教学观念:首先,在人才的培育上,需要更加贴近现实需要,尤其是基层发展的需要;其次,无论在学术还是在教学上,都应该更加务实,以正确的价值和理念引导大学生,扫除其头脑中存在的“观念误区”。到基层去,这应该成为有志者理性与理想水乳交融的选择。

热词:

  • 微博
  • 教学观念
  • 观念误区
  • 中国青年报
  • 大学毕业生就业
  • 厦门大学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