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七贤:谁愿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笑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5日 13:4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钱江晚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所谓时尚,多半是扯淡。贾平凹的解读是,乡下人刚学会用纸擦屁股,城里人又用它来擦嘴了。三年前的宁波犀利哥,结合了颓废派、波希米亚派、后现代派,着装搭配被惊为神人;有着李小龙式相貌、钢筋铁骨般的腹肌、西部牛仔草帽的武汉满哥,被万千网民疑为某位世外高人光顾凡尘。犀利哥的真实身份,你知道的。那个满哥,是拉板车支撑两个大学生女儿学业的古道热肠汉子——大女儿曾是收养的弃婴。

  眼看郭爽到手的金牌变成银牌,很是不爽。再搏一把,还是银牌,太残酷了,加上北京奥运会的那块铜牌,可以当三亚市的形象代言人,和王皓珠联璧合。但她怎可能有王皓的洒脱?王皓这样的乒乓球运动员一年可以赚到五六百万,奥运金牌是锦上添花。骑单车的郭爽一年挣不满十万,一块奥运金牌,真正的雪中送炭。

  我曾经很不理解,一个最多时有四亿多人骑自行车的国度,为什么骑不出一个奥运冠军,差距还不是那么一点点。有次我踩着老爷车上龙井,一个装备精良的骑友让我茅塞顿开。我在弯弯山路上气越喘越粗,在一个陡坡,不得不认怂,否则有两种可能,要么车掉链子,要么人掉链子。在山顶上,一个骑友请我试试他的座驾。一试,也太轻松了。五千块的武器跟三百块的到底火力是不同的。我又明白,职业选手的单车比宝马还贵贵,别说你有四亿人在骑自行车,就是十三亿人骑一辈子,也肯定骑不出个奥运冠军,甚至叩不开环法大赛门槛。

  中国崛起了,装备已不是问题,但革命的本钱——身体还是个问题。专家揭示,自行车项目对人类生理极限的考验近乎变态,阿姆斯特朗的心脏比常人要大三分之一,是从小天赋异禀,还是后天练得骨格精奇,专家们没有定论,但很多职业选手们能熬得过环法的地狱旅途,秘密众所周知:车轮子和药罐子一起滚动。我们身边那些夜骑族,那些白天在大马路上披挂整齐呼啸而过的时尚达人,绝对成不了奥运会自行车赛场的风景,至多到环青海湖赏赏风景。

  身着鲜艳骑行服在风景如画的林荫道上风驰电掣,两边的观众像赶集一样悠闲惬意,环法赛,奥运会公路赛,铁人三项赛,自行车比赛的风景不赖。不过到了咱这儿,自行车的轮子,滚出一个怪谲的时尚轮回。仅仅用了十来年,乡村公路上,城市非机动车道上,自行车大军突然之间就萎缩了。解决交通拥堵难题,城市管理者立马想到的是请骑自行车的挪一挪。对骑车族的傲慢与偏见渗透进城市的毛孔里,前几年南京有个教授骑车出席某会议,被酒店保安拒之门外。

  当欧美人吃尽汽车尾气,男女老少重新骑单车上路时,自行车绝对王国里的年轻女孩的回答是,宁愿意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笑,她们的老妈当年给老爸开出的提亲必备三大件,第一个就是一辆永久或凤凰牌自行车,《山渣树之恋》让六七十年代生人泪眼婆娑的,就是静秋的长辫子和那辆自行车。现在,骑车的要么是老得掉牙土得掉渣的,要么是有钱有闲有品的,总之,都不在城乡主流生活之列。

  用不了几年,这样的情景一定会出现:经过革命加拼命的苦练,中国自行车运动员脖子上终于挂上奥运金牌,环法大赛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加上先前田径场出现的刘翔,泳池里出现的孙扬,除了三大球,所有奥运项目都被我们攻占,但那一代人对自行车的概念,只停留于贝鲁奇的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那个单车少年。我们很多体育项目,就在重复着这样的轮回:远离了大众,躲进小楼,自成一统,才石破天惊,运动时尚在寻常人和精英层之间打转,全民健身和奥运争光怎么也不会交集。

热词:

  • 自行车比赛
  • 自行车赛场
  • 奥运金牌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