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傅达林:《2032》中的法治启迪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5日 09:4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法制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4分半钟能干什么?这样的时长对电影人来说几乎是个极限。然而当我在这个影讯斑斓的暑期,偶尔看到短片《2032:我们期望的未来》时,之前头脑中所有关乎电影的想象被彻底颠覆。“20年后,我希望——”在周迅空白背景中淡淡地开场后,32张中国面孔原生态地道出了各自20年后的愿望。

  “没有飞车追逐,没有特效加工,没有功夫表演,但我仍然心潮澎湃。”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如此评价这部时长4分半、总投资30万元人民币的影片。与华丽的制作、精美的包装、眩晕的特技相比,《2032》甚至称不上是真正的电影;但它却以另一种抵达人心的朴实,感动着每一位观众。即便是镜头前腼腆羞涩甚至不知所措的面庞,也能带给我们以个体的尊严与感悟。

  这让我想到前不久在“西安亚洲民间影像年度展”上观看的几部“9分钟”短片。时长让这些导演们很难完整地展开故事叙事,但其截取的不同社会断面、不同普通人物的生命场景,同样因为电影人的匠心独运而令人感动。曾几何时,一旦感叹起中国的电影,国人大多会对技术的落后怨声载道。与《阿凡达》《变形金刚》等超强的3D技术相比,国产电影无疑处于极大劣势。但是,看过那些奥斯卡获奖影片,你会发现真正能够留在脑海中的,并不是这些所谓的大片,而是《阿甘正传》《辛德勒的名单》《人鬼情未了》等一类的电影。没有3D和特技的包装,没有气势恢宏的大场面,不动声色之间,却能带来铅华洗尽的心灵震撼。当国产电影步入技术迷途,憋足的技术赶超不仅“画虎成犬”,也抽掉了本土的精神内蕴。

  影视艺术的主旨应当是尊严,如果缺乏对尊严的解读,再绚美的技术恐怕也拍不出打动人心的影片。因此,《2032》的导演特意让那些真实的“演员们”到摄影师肖全的镜头前再拍照片。被拍摄者的脸上没有阴影,光线柔和,线条却硬朗。“灯光上我要的是‘正大光明’,能很好地勾勒出面部细节的质感,让民工很民工,大学生很飞扬。”如此“用明星的规格对待老百姓”,为的就是“给他们一种‘尊严感’”。而这种尊严感,也成就了艺术的真谛。

  这样的文化意境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法治与尊严的话题。在人类构建理想的人生图景时,法治之所以成为其中的最佳选项,不是因为共同体的维系离不开规则,也不是源于人与人之间是野兽的假定;而是因为法治描绘着人有尊严的生活憧憬,表达着人有尊严的精神诉求,捍卫着人有尊严的人格权利。它犹如母体中的胎盘,让生活其中的人不仅感到物质充裕,更能享受到充满归属感的精神舒适。

  在实现对人的尊严保障中,法治也离不开必要的技术,如同表达尊严的电影需要技术一样。但技术只是塑造法治的形式体系,并不能表达法治的实质追求。现代法治的概念,向来是与“正义的基本原则、道德原则、公平和合理诉讼程序的观念”等密切相连,“它含有对个人的至高无上的价值观念和尊严的尊重”。在市场经济的催生下,中国法治的走向越来越精细化,技术层面吸收引进了大量国外的经验。这种技术的引进深刻改变了中国法治的传统,让其快速步入法治现代化的旅途。但与此同时,对于法治的精神内核的铸造,对于人的价值尊严的重构,似乎也如同国产电影一样,在美妙绝伦的技术崇拜下渐行渐远。

  诸如立法领域,有时过于关注利益分配的技术化处理,关注博弈机制的技术化打磨,各种干扰都进入立法者的技术操作之中,让有的立法精神主旨不清,甚至偏离了立法本初的目的。立法的本质乃是分配正义。1959年国际法学家会议通过的《德里宣言》提出了三条法治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根据法治原则,立法机关的职能就在于创设和维护得以使每个人保持人类尊严的各种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的立法实践中,立法机关、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等,都学会了一套如何表达规范的知识、经验、规则、方法和技巧,这让法律规范的表达形式日臻完善;但立法的技术也可能会屏蔽正义的追求,让人的尊严在立法过程中让位于可操作性的技术处理。

  又比如司法领域,法官有时会更关注案件的技术化审理,关注司法是否符合形势政策的方向,关注如何让当事人都尽量满意。庞杂的技术考量可能让司法在矫正正义时出现偏差,出现“和稀泥”式的司法过程。在刑事案件中,国家公诉机关也可能更关心对有罪的技术侦破,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等保障尊严的原则让位于技术的迷信。量刑也日益精密化,甚至发明出计算机量刑软件,技术的专业化程度堪称精湛,让法官回到非人格化的“输出判决书”阶段。这样固然能够有效防止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但同时也可能牺牲掉能动的法官在司法过程中对于尊严的价值追求。

  还比如法律教育领域,在司法考试的指挥棒指引下,法学院的学生更关心法条式的技术能力,而缺乏基本的人文精神培育。法学本是公正善良之艺术,但法学院培养出的多是眼中只看得见法条的法匠,而不是对正义、尊严的追求者。法律正在成为一些人的谋生手段,律师的辩护技巧日益精湛,相反一些人的职业道德和对公平正义的信守却在反方向锐减。

  回到《2032》,影片和照片都是看上去最简单的黑白。所有的色彩都没了,观众只会留意人,只会留意人的眼睛,从颜色的起始到结束,纯净、有力、平等。在走向法治崛起的过程中,我们或许也要像检讨电影迷途一样,对技术的作用作出审慎的判断与反思。任何时候,技术都无法取代尊严,如果法治的构建过度依赖技术,就可能忽视在技术发挥作用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人的重要性,而这恰是现代法治维护人类普遍的尊严所否弃的。“我尽量不玩花的,就一盏灯照过去,好像他们推开窗户照到阳光一样。”对法治的期待而言,这种拍摄手法何尝不是一种宝贵的建构思路呢?

热词:

  • 法治原则
  • 法治现代化
  • 分配正义
  • New Document